法院区块链技术(司法区块链管理规范)
“信息化”作为回应多样化司法需求法院区块链技术,
提供现代化司法服务,
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法院区块链技术的有效手段,
引领着人民法院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
”
闽侯法院积极响应最高院提出的“加快建设智慧法院”,正着眼于将信息化传统优势做深做透,把现有服务格局做精做细,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构建‘全景化、一站式、智能型’的司法服务模式,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提高信息化在法院工作中的覆盖面、融合深度以及应用程度,努力为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提出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案。
“智造”引领司法硬件发明创新
闽侯法院借鉴银行ATM机、医院自助终端等设备设计理念,结合法院业务需求和硬件规范标准,与6家银行合作率先推出全国首台ITC自助服务终端,通过创建针对性、人性化、智能型的自助模式,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提供诉讼指南、案件查询、事务办理和文书打印4大模块9个功能30项服务。
2015年10月,闽侯法院自主研发的ITC诉讼服务终端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与之配套的诉讼自助服务控制系统的发明专利也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目前,ITC自助终端硬件已更新两个版本,发展到第四代机型,并分裂派生出填单、领取文书等特种机型,实现案件结构化数据单向交流。下一步,闽侯法院将通过提升新硬件的人机互动功能,推进终端数据与业务数据正常交换,部署推广工作和配套环境,逐步巩固扩大异地自助立案登记、远程借阅电子卷宗、预定庭审旁听、缴纳诉讼费用和打印法律文书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功能,给人民群众带来更便捷、更亲和的司法获得感。
“集约”打造前台服务转型升级
闽侯法院根据“规范司法行为”的要求,结合自身行政区域跨度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特点,整合院机关和五个人民法庭资源,推行审判事务集约办理新模式,将收件、送达、接待、移送等审判执行事务由诉讼服务中心集中协调办理。同时借鉴“跨域、连锁、直通”模式取得的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召开跨窗口诉讼服务工作协调研讨会,增聘诉讼服务工作人员,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率先开展跨窗口立案登记、执行申请、文书领取等集约化诉讼服务,并逐步推行涵盖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阶段的诉讼服务措施,为当事人提供全流程、集约化的线下诉讼服务。

同时,闽侯法院充分利用省法院“三网、四库、七平台”资源,规划构建以网上诉讼服务平台为核心,以政务网站、新闻网站、两微平台、其他新兴媒体为载体的诉讼服务网站群。此外,闽侯法院还完善 12368公益服务平台的动态语音热线和短信服务等线上诉讼服务,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灵动”服务审执管理便捷科学
闽侯法院严格遵守最高法院、省法院技术标准规范和非涉密系统等保三级规范,依托4G网络、集成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审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着力打造移动办公办案平台。在前期研发移动办公系统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审会,确定由电信公司提供移动办公平台软硬件一体化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
2016年4月,闽侯法院完成了移动办公安全终端、网络环境、服务器设备的部署安装以及办公业务功能的开发测试,正式在移动端及PC端上同步实施应用,实现了在不同场合利用移动通信终端随时办理各项业务,让办公摆脱空间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公务处理的便捷性。

目前,闽侯法院正依托数据交换平台和立案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稳步推进移动办案平台的研发部署,完整构建移动办公办案平台的全部业务功能。并以移动办公办案为抓手,全面升级图像、声音、关联信息等技术,通过司法信息集控管理中心,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网上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和自动分析,推动构建一个“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综合应用系统,不断挖掘司法潜能和司法功能,科学拓展包括审判执行在内的公共性司法服务。
《政务新媒体》编辑:小徐
本文由闽侯县委政法委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标签: 法院区块链技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